項目理念
歷史學習能提升參加者的分析和解難能力,拓展視域並完善思維;而行走萬里則是融匯歷史的良法。交流活動提供了多元靈活的場景,扭轉課堂中被動式的學習方法,轉變以學生為主體的深度學習體驗模式,鼓勵學生在考察過程中多觀察、頻思考、常總結。歷史在考察的過程中躍然於眼前,縱未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卻能有助參加者逐步生成自己的歷史觀和歷史觀點,成一家之言。通過考察能讓參加者理解歷史發展的脈絡,認識推動城鎮發展的要素,洞悉傳統和創新之間的關係,意識到發展和保育並非是不可調和的兩方極端,更通過觀察和參與學習可持續發展、生態旅遊等概念。
歷史觀念更是建構國民身份認同中的重要一環,親身領會嶺南文化的淵深博大、悠然豁達精粹;梳理縱向歷史的發展邏輯,稽隱钩沉,發現非遺和歷史文化在社會建設和個人生活中的價值和意義。歷史傳承的脈絡在香港青年身上鐫刻文化特質,歷史視野讓參加者理解文化之於個人身份認同的關聯,並為祖國源遠流長的豐厚文化倍感自豪。
活動主題和目的
1.文化傳承:藉著歷史、市政、保育等多重視域,立體地考察順德及佛山文化的演變和傳承,尋訪廣東武術、舞獅、南派功夫、陶瓷工藝,探索文化保育和非物質遺產傳承意義;
2.活化工程:鼓勵參加者積極觀察佛山、順德的城市建設,從規劃及實踐層面上思考歷史保育的方法和意義,能指出與觀察成果對應之保育及活化工程之方針、策略和成果;
3.現代城市:引導參加者反思文化傳承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在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旅遊的基礎概念上考察新型經濟和城市轉型的特質;
4.身份認同:通過參觀和文化考察,激發參加者學習歷史的志趣並了解不同風俗中的,並加強國民身份認同;